山桃 - 生物学特性
山桃为蔷薇科、李属落叶小乔木或落叶灌木类,高4~10m,树皮暗紫色或灰褐色,平滑有光泽,枝条多直立,小
山桃枝纤细,无毛;腋芽2~3 个,并生; 单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,有叶柄,叶片披针形或狭卵状披针形,长4~8cm,宽2.5~3.5cm,基部宽楔形,先端长渐尖,边缘具锐利细锯齿,有或无腺点;托叶早落;萼筒钟状,无毛,裂片5 片;花单生,花瓣5 枚, 阔倒卵形,淡粉红色或白色;核果球形,黄绿色,表面有黄褐色柔毛;核圆而小,表面有凹纹, 内有种子l 枚,呈棕红色。在呼和浩特、包头二市于早春4月开花,果实8 月成熟。主要有红花山桃、白花山及光叶山桃3 个变种 。
山桃 - 分布与习性
山桃的自然分布区域广泛,我国华北、东北、西北各省均有分布,它是温带、寒带的常见树种,陕西、山西、甘肃、宁夏、 陕甘宁盆地分布最多;其次还分布在河北、河南、
山桃山东、湖北、四川、内蒙古和东北等地;云南、贵州的高海拔地区也有生长。垂直分布通常在海拔500~1450m,在甘肃最高可达2100m,常见于向阳山坡灌丛中。近几年已在退耕还林、荒山造林、园林绿化中广泛推广应用。
山桃属阳性树种,耐寒、 耐盐碱、 抗干旱、 忌涝。适宜在光照好、通风和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、土壤以中性至微碱性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。在黏重土壤上容易产生流胶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