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楸原产于山地疏林中,在我国从东北到华南都有分布,日本、朝鲜半岛也有分布。其适应性很强,喜阳光充足和湿润的环境,稍耐阴,耐寒冷,适宜在含腐殖质丰富、土层深厚,疏松而排水性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。
种子的选择
刺楸的种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生穗选,选留果粒大、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,单独干燥和保管。干燥时切勿火烤、炕烘或锅炒。可晒干或阴干,放通风干燥处贮藏。
种子处理
于结冻前将选作种用的果实,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肉。刺楸的秕粒很多。出种率60%左右,在搓果肉的同时可将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。搓掉果肉后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5-7天,使种子充分吸水,每隔两天换一次水,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秕粒。浸泡后捞出控干与2-3倍于种子的湿砂混匀,放入室外准备好的深0.5米左右的坑中,上面覆盖10-15厘米的细土,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,进行低温处理。翌年5-6月即可裂口播种。处理场地要选择高燥地点,以免水浸烂种。2月下旬将种子移入室内清除果肉,拌上湿砂装入木箱进行砂藏处理,其温度可保持在5-15℃之间,翌春即可裂口播种。
1.育苗田的选择:育苗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。育苗以床作为好,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做床,低洼易涝,雨水多的地块可做成高床,床高15厘米左右。高燥干旱,雨水较少的地块可做成平床。床土要耙细清除杂质,每平方米施腐熟厩肥5-10千克,与床土充分搅拌均匀,搂平床面即可播种。
2.播种时期和方法: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,条播或撒播。条播行距10厘米,覆土1.5-3厘米。每平方米播种量30克左右。也可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当年鲜籽,即选择当年成熟度一致,粒大而饱满的果粒,搓去果肉,用清水漂洗一下,控干后即可播种。
苗田管理
播种后搭1-1.5米高的棚架,上面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,土壤干旱时浇水,使土壤湿度保持在30-40%,待 刺楸小苗长出2-3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帘,翌春即可移栽定植。
1.选地:选择土壤肥沃、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林缘地或熟地,以腐殖土和砂质壤土为好,选好地,每公顷施基肥20-30吨,整平耙细备用。